Page 80 - 《望城年鉴(2021)》
P. 80

望城年鉴( 2021 )


                   一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历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造先导区”的决策部署,2008 年 7 月,县委八届六次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全会作出了突出“一城”( 建设大县城 ),开发“两带”( 湘
              建设小康社会是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,中国共产党                     江生态经济带和金城大道现代加工产业带 ),打造“三
          领导中国实现国家富强、民族复兴、人民幸福的宏伟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区”( 高星经济区、河东经济区、大众垸经济区 ),加
          略。基于对中国发展实际的分析和判断,1978 年 12 月,                      快推进新型工业化、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,全力打
        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点由阶级斗争为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造新城区的全新布局。2010 年,望城县域经济综合实
          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的重大决策。望城县委认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力先后进入全省三强、中部十强和全国百强。
          真贯彻全会精神,提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,将工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1 年,望城撤县设区,步入城市经济发展阶段。
          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,发出了“加速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为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大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、省委省
          设新望城,一年打个翻身仗”的动员令。全县积极推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政府“打造东方莱茵河”和市委市政府“沿江建设、跨
          以家庭联产承包制责任为标志的农村改革,取消人民公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江发展”战略部署,推进望城由县向区加速转变,2012
          社制度,改革农村信用、供销、粮食管理体制,取消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年召开的区委一届十次全会提出了建设现代化公园式城
          副产品的统购、派购政策,放开产品市场,允许农民自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区的战略目标,并于 2013 年出台《关于建设现代化公
          由销售,大力发展集贸市场,实施以“一包四改”为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园式城区的实施意见》,通过实施区域提升、生态系统
          要内容的乡镇企业管理体制改革,多种经济成分并存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建设、公共服务配套等六大工程,全力推动望城由农村
          多条渠道流通、多种形式经营的流通体制逐步建立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经济向城市经济、农村管理向城市管理、农村文明向城
              为进一步做强县域经济,加速向小康迈进,县委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市文明的“三大转变”。2012 年以来,以举办中国 ( 望
          政府于 1991 年制定“开放促发展”的对外开放政策,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城 ) 第四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节为契机,开展以“两
          成立引进开发技术改造领导小组,设立第一个驻外招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路两片”(金星大道、雷锋大道、星城南片、高塘岭东片 )
          机构—望城县人民政府驻珠海办事处,引进第一家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为重点的城乡接合部环境综合整治,“两路两片”成为
          资企业—湖南旺旺食品有限公司。1993 年,县人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街景靓丽、环境优美的崭新城区。秉承“越是民族的就
          政府增设驻北海办事处、驻北京联络处、驻深圳联络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越是世界的,越是久远的就越是新鲜的,越是特色的就
          等 3 个驻外办事机构,增设望城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局,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越是大众的,越是生态的就越是现代的”这一理念,提
          出台《望城县鼓励外商投资优惠办法》《望城县引进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出了建设“一江两岸四镇,打造环湘江生态旅游圈”的
          内外资金和介绍国内外经济技术合作项目奖励办法》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构想,着力构建了乔口、靖港、新康、铜官湘江古镇群
          一系列招商引资政策文件,开放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落,“湘江有个古镇群、望城是个大观园”的休闲旅游
          为破解交通瓶颈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,1992 年,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品牌享誉全国。
          委县政府启动修建一条贯穿南北全长 16.2 千米的公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为推动望城加速转型发展,加快全面小康建设步伐,
          干线—雷锋大道,同时在县城建立“城关镇城南外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区委一届十六次全会提出在全省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示范
          企业区”,并将“一点 ( 县城 ) 一线 ( 雷锋大道 )”作                     区的奋斗目标,并审议通过《关于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
          为引进开发的重点,加速县城建设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会的实施意见 (2013—2017 年 )》。计划围绕完善城乡
              为将望城临城而居的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,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展规划、建设两型产业体系、构建特色城镇发展体系、
          1999 年 1 月,县委六届三次全体会议首次提出实施“融                       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、优化城乡生态环境、促进社
          城强县”战略,将坪塘、含浦融入岳麓山大学城,雷锋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会事业均衡发展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以及推进重点领
          星城、黄金、高塘岭融入长沙高科技产业开发区,丁字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域改革创新等 8 个方面重点发力,力争到 2017 年实现
          桥驿、茶亭融入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。次年 7 月,县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产业倍增、收入倍加、城乡品质倍升。2014 年,望城
          六届五次全会确立“工业兴县、园区兴工”的发展方针,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获全省全面小康经济快进县第一名。2015 年,望城经
          明确了“专业立园、规模立园、特色立园”的思路,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开区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,全区工业总产
          及“突出地方特色,促进产业集群,培养龙头企业,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值突破千亿元大关。
          引要素资源,促进跨越发展”的战略路径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、开启实现基本现代
              2002 年中共十六大报告宣告,“人民生活总体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化新征程、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关键时期,为贯彻落
          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”,并进一步提出“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“创新引领、开放崛起”战
          面建设小康社会”的目标。是年,全县创建了十大园区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略和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关于“创建国家中心城市实现基
          2004 年以来,在国家中部崛起和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现代化”的战略目标,2016 年第二次党代会确立了
          革试验区、湖南省富民强省和长株潭“3+5”城市群建设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以建设实力强、城乡美、民生爽的名望之城为发展目标,
          长沙市“大长沙”“大河西”新一轮发展战略背景下,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力推进四大主体功能区 ( 滨水城市核心区、城市功能
          望城迎来了新一轮发展热潮。2006 年,历时 4 年的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拓展区、文化旅游发展区、生态涵养保护区 )、四大产
          城主干道金星大道建成通车。2007 年,全县财政总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业集群 ( 先进制造业产业群、湘江古镇群、滨江生态公
          入突破 10 亿元大关。长株潭“两型社会”综合配套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园群、专业商贸市场群 ) 和四大社会建设 ( 民生事业、
          革试验区获批后,为落实长沙市关于“建设大河西,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明城区、民主法治、平安望城 ) 的发展路径。坚持把
          26
   75   76   77   78   79   80   81   82   83   84   85